自治區人大代表馬天峽:我是西吉縣縣長。報告中提出,要“大力實施產業體系提質升級行動”“抓好傳統優勢產業”,這為我們下一步加強產業建設指明了方向。近年來,西吉縣立足自身實際、大力扶持打造,已經形成了肉牛、馬鈴薯、冷涼蔬菜、優質雜糧等傳統優勢產業。今后,西吉縣將繼續在建鏈、補鏈、延鏈、強鏈上做文章,在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上下功夫,推動產業體系提質升級。
自治區人大代表郭紅梅:我是銀川市西夏區朔方路街道玫瑰園社區黨委書記。人少事多,治理能力不足,是許多基層社區面臨的“老大難”問題之一,怎么破解?如果只是依靠責任心硬撐,終不是長久之計。當下的社區治理,急需更好的“藥方”。我建議首先縮小社區管轄范圍,老舊小區不超過3000戶,新建小區不超過5000戶為宜。其次,增加專職網格員職數,科學規范“屬地管理”,減輕工作人員負擔,使他們能騰出人手和時間為居民群眾做更多的實事。再次,探索建立激勵約束機制,暢通社區工作者發展渠道。最后,需要整合社區黨員力量,不斷拓寬基層黨員、群眾參事議事渠道。
自治區政協委員馮濤:在農村地區,有很多群眾患有頸肩腰腿疼痛疾病,有些偏癱病人如果能盡早進行中醫和西醫結合的康復治療,對改善病人臨床癥狀有較好效果。因此我建議,將保健醫學、康復醫學納入基層醫療培訓體系,增加熱敏灸技術、刮痧技術、康復技術、理療技術、保健技術等實用課程,打造適應基層醫療康復需求的“融合”培訓體系;強化對基層中西醫結合的康復技能人才臨床常見疾病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如骨折小夾板固定、石膏固定、熱敏灸、推拿、中風后遺癥等的康復訓練等;建立覆蓋基層醫院、社區醫療服務中心、保健機構、康復機構四個領域的人才就業培養模式。
自治區政協委員鄭大鵬:我在調研時發現,由于部分外賣網點的隱蔽性和特殊性,導致職能部門對外賣食品從原材料購買到加工制作的全程監管難度加大,致使外賣食品衛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此外,一些外賣小哥在配送過程中也存在搶時間、闖紅燈,以及騎行車輛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問題。應探索建立具有階段性和區域性特點的強制性追溯制度,全面提升追溯系統覆蓋率,規范工作人員管理。堅持多管齊下,下大力氣加強外賣行業配送規范化建設,整頓從業人員和車輛秩序。同時,進一步細化垃圾分類回收,將外賣垃圾作為推進垃圾分類的重要突破口,并逐步建立與再生資源利用相協調的外賣垃圾回收體系。(哈玲/整理 許輝/設計)